为什么我劝你上班多叹气?

为什么我劝你上班多叹气?

疏锐泽 2024-11-22 原产地 21 次浏览 0个评论

作者:趁新鲜

你看着第十五版修改方案再次被老板打回并要求调整回第一版,你忍不住长长地叹了一大口气,“唉——”。

我们总能在工位上听到此起彼伏的“唉——”,这可能相当于牛马的“哞——”。悠长的一声叹息,成为了骂骂咧咧干活的牛马们合理的哀嚎方式。

生活不易,为什么牛马频频叹气?叹气真的会把好运叹走吗?

别把叹气想得太糟,它其实只是一种深呼吸[1]。

我们总是把叹气与悲伤、疲惫这些坏事联系在一起,但即使什么都没发生,我们也会叹气[1][2]。 当你只是一个婴儿时,叹气的频率甚至比现在还高,每隔几分钟就需要叹气一次来刷新吸入的氧气供应[1][2]。所以,叹气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生理行为[1]。只要活着,我们就会呼吸;只要还有呼吸,我们就会叹气。

为什么我劝你上班多叹气?

(图/pixbay)

肺部里的肺泡和你一样,偶尔会在工位上偷懒,而叹气就是它们的监工。当你正常呼吸时,肺泡中的气体交换可能不是完全有效的,部分肺泡会在角落偷偷摸鱼。如果呼吸缺乏变化时,肺泡就会产生塌陷[1][3]。

叹气就是为了让这些肺泡重新上工,它的气量比平静的呼吸大了两倍多,能够使肺部塌陷和通气不足的区域重新膨胀,以此保证肺部的正常功能[4]。想象一下,叹气就像你的老板,突然走过来敲敲你的桌子说,“还愣着干什么?快干活啊。”

当你坐在压抑的办公桌前,手机上弹出紧急任务的消息,而现在离下班只有30分钟,你有苦难言、无处伸冤、亚历山大,只能长叹一口气来疏解心头郁闷。 这时候,叹气不只是一吸一呼那么简单,它是一种情绪的信号[5],往往伴随着负面的情绪[6],所以人们觉得叹气很晦气也不无道理。

为什么我劝你上班多叹气?

展开全文

(图/《normal people》)

有学者曾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,他设置了两类完全不同的任务来观察人们在不同状态下的叹气频率。第一个任务是放松地观看一部纪录片,而且不需要在看完电影后回答相关问题。 第二个任务要求参与者在不能说话、咕哝或动嘴唇的情况下,完成像“361+7÷24x2+13”这样的心算题目[8]。

结果显示,与任务一相比,参与者在执行任务二时诱发了在高压力场景中的精神负荷,呼吸频率加快,吸气和呼气时间缩短,叹气频率大大增加[8]。你是否回想起被甲方爸爸支配的恐惧?明早提交的方案,今晚空荡荡的文档,你只能在电脑屏幕前无力地低头叹气。

所以,在产生消极情绪的状态下,人会更容易叹气,它会作为一种条件行为的反应发挥作用,促进情绪的排解和恢复[7]。

为什么我劝你上班多叹气?

叹气是一种情绪的信号,提醒我们可能正处于压力当中。(图/unsplash)

你屏息凝神地在电脑面前敲敲打打,完成任务后发送文件关闭网页一气呵成,随即躺倒在椅子上长叹了一口气。 所以,不只是工作时会叹气,任务完成后也会忍不住舒一口气。当我们的注意力持续集中时,呼吸的变化起伏就会大大减少,进而导致肺部气体交换的效率越来越低,叹气能够恢复呼吸的变异性,使气体的进出更加畅通无阻[8]。

叹气对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[3],所以别担心叹气会把好运叹走,它叹走的全是坏运气。

叹出一口气,也赶跑了你的不良情绪。叹气不仅能带来缓解的感觉,还能表达出这种情绪,帮助你从低迷的状态向愉快的方向过渡[2]。研究证明,人在缓解转换期间的叹气频率要高于其他状态的叹气频率[7];甚至有研究显示,更高的叹气频率与抑郁症状的轻微降低有关[6]。所以有事别憋坏了自己,先“叹”为快。

同事要把脏活累活推给你,你不知道怎么拒绝,只能先叹一口“响亮”的气。 有时候,叹气就是为了让别人听见。

为什么我劝你上班多叹气?

(图/《花束般的恋爱》)

相比打哈欠、打喷嚏, 叹气是完全可以控制的,所以叹气在社交互动中带有一定的目的[9]。当你在尴尬的同事聚餐局上不想说话时,可以用叹气释放“虽然我在这里但拒绝社交”的信号;当领导又给你下达无理的指令,你可以叹气来表示“做不到,已老实”的情绪、甚至是“再这样我就不干了”的弱弱威胁[9]。别把牛马当奴隶,谁说牛马没脾气?

虽然叹气看似百利无一害,但你不能常常叹气。 因为一旦尝到叹气甜头,就容易形成叹气的习惯[10],特别是当你发现叹气可以带来缓解效果时,就会不自觉地叹更多的气。这样自我安慰的方式可能在特定的压力或情绪下变得更加频繁[10]。一时叹气一时爽,一直叹气并不爽,与其让自己变成怨声载道的祥林嫂,不如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。

下一次当你在工位上”噫嘘唏”时,可以把叹气作为重启身体和自我觉察的信号,它提醒着你正处于高压或负面的状态当中,应该赶紧站起来伸伸懒腰,给神经松松绑,让生活喘口气。

[1] Li, P., Janczewski, W., Yackle, K., Kam, K., Pagliardini, S., Krasnow, M., & Feldman, J. (2016). The peptidergic control circuit for sighing. Nature, 530, 293-297.

[2] Ramirez, J. (2014). The integrative role of the sigh in psychology, physiology, pathology, and neurobiology.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, 209, 91-129.

[3] Vlemincx, E., & Luminet, O. (2020). Sighs can become learned behaviors via operant learning. Biological Psychology, 151.

[4] Severs, L. J., Vlemincx, E., & Ramirez, J.-M. (2022).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the sigh: I: The sigh from the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. Biological Psychology, 170.

[5] Teigen, K. H. (2008). Is a sigh “just a sigh”? Sighs as emotional signals and responses to a difficult task.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, 49(1), 49-57.

[6] Danvers, A., Milek, A., Tackman, A., Kaplan, D., Robbins, M., Poslinelli, A., Moseley, S., Raison, C., Sbarra, D., & Mehl, M. (2020). Is frequent sighing an indicator of dispositional negative emotionality? A multi-sample, multi-measure naturalistic-observation study.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.

[7] Vlemincx, E., Meulders, M., & Abelson, J. (2017). Sigh rate during emotional transitions: More evidence for a sigh of relief. Biological Psychology, 125, 163-172.

[8] Vlemincx, E., Taelman, J., Peuter, S., Diest, I., & Bergh, O. (2011). Sigh rate and respiratory variability during mental load and sustained attention. Psychophysiology, 48(1), 117-120.

[9] Hoey, E. (2013). Do Sighs Matter?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s on Sighing. Journal of Pragmatics, 39, 61-74.

[10] Soltysik, S., & Jeleń, P. (2005). In rats, sighs correlate with relief. Physiology & Behavior, 85, 598-602.

你可能想看:

转载请注明来自寿光市乾源日用品店,本文标题:《为什么我劝你上班多叹气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Top
网站统计代码